伴隨全球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邁進,智能網聯汽車成為全球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也將成為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我國產業鏈條上的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紛紛積極創新,向上探索自身轉型之路。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勝電子”)早早瞄準這個行業轉變的機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經過多次市場戰略性并購及整合,均勝電子已經成長為一家全球化的汽車電子與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依靠深厚的積累和敏捷高效的開發,不斷擴大自己的優勢。
消化并購 保持領先
2018年,均勝電子收購高田資產,被認為是中國零部件行業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此,均勝安全(全稱“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取代了高田和KSS,成為全球范圍內排名第二的汽車安全供應商。與此同時,這次收購在帶來實力大增的同時也為均勝帶來了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如何整合梳理、消化吸收收購資產,使之發揮最大效能,成為重中之重。
汽車安全領域由于其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較寬的護城河,此前被歐美日等國企業牢牢把控,而均勝安全的并購與整合最主要的收獲是中國零部件企業就此進入這一特殊領域,起點極高。這促進了均勝電子的全球化發展。
均勝電子借此將全球化戰略進一步推進實施,把產能深入到各整車企業分布在全球的供應體系中去,與全球主要的整車企業布局保持一致性,建立起具有均勝電子特色的全球化管控模式。這在中國零部件行業獨樹一幟。另外,步入競爭相對稀缺的安全業務賽道,與此前均勝電子著力培育并取得不菲成績的汽車電子業務產生協同效應,能夠更深層次地參與汽車行業變革。
汽車安全業務看似傳統,實際上在汽車產業變革大潮中具有特殊地位。單就業務本身來說,前期研發投入巨大,進入門檻較高,均勝安全穩固的全球供應關系和市場地位,已經實現了較強的不可替代性。
同時,在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的過程中,全球汽車安全標準不斷提高,法規和評價框架越來越嚴格,智能電動汽車同樣需要安全產品對駕乘者的保護,推動了汽車安全產品單車價值量不斷提高。
經過幾年努力,均勝安全分布在全球25個國家的100多個實體的提效整合仍然在深度推進之中,工廠數量已降到60家左右,相應的系統和業務架構調整、生產線數字化改造、流程協調以及人員精簡正在穩步推進,預計在2021年內基本完成重復產能合并等項工作。均勝電子對安全系統的全球整合獲得了投資者的認可與青睞。2021年11月,公司公告稱均勝安全擬引入戰略投資者先進制造業基金二期、合肥建恒新能源和肥西產投,其中先進制造業基金二期出資15億元,合肥建恒新能源出資6億元,肥西產投出資4億元。藉此,均勝安全的行業地位進一步鞏固。
軟硬協同 多地開發
縱觀均勝電子早期發展歷史,以收購助力版圖擴展是均勝電子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2011年,均勝電子收購德國普瑞并組建汽車電子事業部,完全控股這一德國著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智能硬件提供者。從此,均勝電子的發展軌跡發生了重大轉變。2015年,均勝電子在國內組建了車聯網子公司。2019年末,均勝電子將智能網聯相關的板塊整合成智能車聯事業部,改名均聯智行,重新定位,并于今年戰略投資圖達通。
均勝電子通過合并、收購和自我發展,形成了智能網聯業務較為完整的布局。在細分業務方面,通過多年的積累和開拓,均聯智行在智能座艙域控制器、5GV2X、高精地圖引擎等方向形成了從軟件到硬件全面發展的格局,無論是解耦方案還是整體方案,都能滿足不同合作伙伴的需求,客戶群體正由國際主流車企向國內車企滲透。
從座艙的IVI單主機拓展到域控制器的過程中,超強的軟硬協同能力逐步成為均勝電子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均勝電子已經匯集系統集成、軟件開發、硬件開發和機械制造領域的所有核心競爭力,打造成業內少有的軟硬協同能力。在軟件方面,均聯智行在總部寧波和上海、大連、德國、波蘭設有研發中心,超過300名研發工程師支持座艙域控制器軟件架構的搭載。在硬件方面,均勝電子長期為全球諸多頭部車企配套,并作為一級供應商為不同車型提供個性化的定制座艙方案,具備對不同軟件和硬件進行系統集成并確保最終產品平穩運行的能力。
均勝電子董事會秘書、均勝智能汽車技術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喻凱向記者介紹,均勝電子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為整車企業提供汽車電子配套業務,已經超過30年,經歷了不同階段,實現了若干產品從無到有?!霸缭?008年,純電動汽車概念還不像今天這樣普及的時候,我們就應某德國外資品牌客戶要求,進行了BMS系統(電池管理系統)開發,成為這一領域的‘開拓者’。通過幾十年與客戶企業的配合服務,均勝電子也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慢慢從根據客戶要求提供產品到探索出自主可行的商業化道路?,F在,均勝電子已經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電子零部件供應商和技術服務供應商?!?/p>
組織協同 探索中壯大
在智能網聯道路上進行探索,均勝電子敏銳又堅定地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并專注耕耘。
均勝電子是國內第一家從供應商角度提供基于5G中國標準的5GC-V2X車端模塊量產的公司,突破了這一領域從0到1的局限,并為整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科學合理的思路和方案支持。
喻凱欣慰地說道:“當前,在智能網聯大環境中,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初創企業,包括零部件企業和整車企業進入這一賽道。這就證明我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p>
雖然涌入者甚多,但大家似乎都默契地尋找到了自己合適的定位,充分發揮自我優勢,將不擅長的工作交給更專業的人去完成,整個行業儼然形成分工有序的完整系統?!霸凇浖x汽車’的背景下,許多企業更偏向算法和軟件服務,相對在硬件的設計、研發和集成環節較為薄弱。此外,在規?;纳虡I模式中,產品的后續質保服務也需要一個可靠的硬件載體來承擔這一角色。對于均勝電子而言,這是我們的定位,也是我們的責任。面對零部件企業,均勝電子是承載終端;面對整車企業,均勝電子是整合產品的供應商?!庇鲃P表示。經過30多年的發展,均勝電子已經獲得全球各大整車企業認可。
智能網聯領域面臨諸多未知,但均勝電子依靠多年耕耘,總結出成體系的方法論,從設計開發到驗證測試,包含硬件、軟件及各種機械物理結構。喻凱對記者說:“我們為整車企業開發配套產品,已經潛移默化、顯性或隱性地將這套成型規則和體系融入產品研發過程。尤其是在一些尚無國標的新產品研發中,運用已經成熟的方法、規則,能夠保證整體開發過程更加科學?!?/p>
他表示:“新領域的開拓,雖然很多方面仍不完善,但通過整個行業的探索,產品迭代、量產升級,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經驗積累,固化為行業共有實踐,也逐步為這一領域的標準制定提供有力參考?!?/p>
在組織架構上,均勝電子通過技術研究和經營管理協同的方式,在面對技術浪潮的挑戰時,保證技術先進性與企業發展之間的有機平衡?!爱斚碌淖詣玉{駛領域,還有很多產品仍然受困于從0到1的過程中。這里的‘1’指的并不是樣機,而是可以實現真正十萬級或者百萬級的規模量產。從ADAS到L2、L2+,甚至更高級的L3、L4,整個行業參與者都在努力去做成這件事,向著一個更積極的方向推動,助力行業進步早日成為世界第一?!彼a充道,正是基于這種對自身定位在整個行業的清晰判斷,均勝電子成立了前瞻技術研究院,開展相關領域的商業化進程。
喻凱說:“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關鍵技術繁多。面對眾多前沿技術路線,我們需要謹慎甄別,技術應該真正落地應用。均勝電子是一家踏實的零部件企業,我們希望這些技術能夠落地、能夠變成量產的產品,能夠真正為我們的客戶創造價值,這也是研究院最重要的工作。通過賦能挖掘有用的技術,是研究院努力的方向?!?/p>